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摩威看好电影手机 国产厂商有望食头啖汤 (2)
rss200904 | 2009-06-17 00:33:25    阅读:649   发布文章

关键字:摩威 电影手机 市场

 

赢来一线手机品牌大单,“类DSP”功不可没

      有鉴于电影手机市场的巨大潜力,国内一线手机厂商和IDH都早有规划。 周正宇称春节期间已经有一家美誉度很高的中国一线品牌推出基于MV6601的两款电影手机,此外,今年Q2后也将会有几家一线国产品牌厂商推出采用其芯片的电影手机,究竟是什么优势能令摩威得到如此的厚爱?答案就是创新而又灵活的“类DSP”架构。

      “简单说,我们做的是一个平台式的芯片。也就是通过芯片卖固件。”周正宇表示,弹性、成本和功耗一直都是芯片厂商无法调和的三个矛盾。而摩威的切入点就在于此。据称,在解决上述矛盾的问题上,业界普遍认同的方法有两种,基本上属于两个极端。一种是基于Intel或者ARMCPU,做一个完全弹性架构的处理器,由软件工程师来负责其中的功能。其好处是智能化程度高、通用,具有高度的弹性。但天生的缺点却是功耗高、价格昂贵。第二种方法就是全硬化。就是目前大多数台湾和大陆IC设计公司都在做的事情。一旦某个市场已经成熟,就将具体的某一个功能或者几个功能的组合做成ASIC。其好处是省电、低成本,但却完全丧失了灵活性。

      要在成本、弹性、功耗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点,摩威的技术团队想到了一个“类DSP(Class DSP)”的概念。“其实这个也可以叫做‘专用(Application Specific)DSP’。”周正宇说,“我们的想法是,它不需要像通用处理器那么灵活什么软件都可以运行,但是类DSP对于其针对的那一类的应用是通用的。比如视频解码,但对其他不相关类的应用可能是不能用。”

      听起来像嵌入式系统中的某些做法?答案是否定的。嵌入式系统的弹性来自CPU内核(如ARM)与硬件加速器的搭配。但其弹性却不是有100%的保障。“一旦碰到需要硬件加速部分具有弹性的场合,它还是无法胜任。而且这种架构的成本和功耗也没有达到最优化。”周正宇说,“我们的想法是如何在性能上更接近硬解码。而在弹性上只针对一类应用更接近软解码。要做到这一点,就只有‘类DSP’。它意味着其弹性是针对某一类的。它并非DSP,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ASIC。”

      据称,这个DSP系统,无论DSP核、编译器、连接器、Debugger、模拟器都是摩威自己从头到尾一手开发的。“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指令集。象INTEL或ARM的指令集可以细化到加减乘除和基本的逻辑运算,其弹性相当大,几乎什么功能都可以组合出来。我们没有这么细化,许多针对类共有的指令组合已经硬核化了,然后利用固件将这些硬化的“大”指令串起来达到想要的功能。当然,就视频类DSP来说,能实现的功能只能是视频的。”

      “‘类DSP’架构的好处是,它针对一个具体地视频格式象是硬解码,但是对于不同视频格式却是完全弹性的。”周正宇表示,采用这种架构,即便有了新的视频格式出现,也无需重新Tape-out,只需要更改上层固件即可。。“在多种解码分享一个平台的情况下这种优势更为明显。”他表示,这在需求快速变化的消费电子市场非常重要。此外,这种做法还大幅降低了芯片本身的成本和功耗。而正是这些原因,摩威才能够从与众多能够提供更低价位的台湾和大陆IC同行展开竞争。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用周正宇的话说就是:“我们的固件只能在我们的DSP上跑,也只有我们的固件可以在我们的DSP上跑。”因此,客户在拿到芯片后也无法改变其功能。“如果站在客户的角度来看,它就是一颗ASIC,没有任何区别。”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