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内产业链要整体出击
虽然面临挑战,但赛迪顾问李树翀表示,中国厂商仍有发展机会。他分析说,从2008年中国便携医疗电子市场的品牌结构来看,在该市场处于前8位的企业,如欧姆龙、迈瑞、西门子、GE以及飞利浦等,仅占该市场52%的市场份额,还有48%的市场由其他企业占领。“这说明在便携医疗电子产品市场上,品牌的集中度还不够高。因此国内企业有一定的发展机会。”他说。
而便携医疗电子产品发展中呈现出几个特点,如无线化、网络化以及远程化等。而与会专家认为,这些技术趋势也会为中国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当医疗产品普及到二、三级城市甚至农村地区之后,光靠设备和仪器是无法把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的,因为医疗需要人的掌控和分析。”李树翀说,“所以,远程化、网络化将成为未来便携医疗电子产品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这同时也给中国厂商带来了机遇。”
李树翀进一步分析说,便携医疗电子产品的发展不但给国内整机厂商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还给国内元器件厂商带来了机遇。他表示,在医疗电子元器件方面,未来的技术趋势包括集成化、低功耗化和定制化等。国内元器件厂商可以瞄准这些发展趋势来开展相关的研发。
“凭借在产业和技术方面的储备和积累,深圳很多电子企业未来有机会介入家用便携医疗电子产品领域。”李树翀说,“由于深圳地区的产业链分工非常细致,配套环境也非常完善,所以,未来深圳地区在便携医疗电子产品领域可能会走出一条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上海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严壮志教授则表示,医疗电子远程化、网络化也给中国运营商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综上所述,医疗电子在中国的发展将推动中国整体产业链的发展。
除了上述专家学者,在当天的研讨会上,来自德州仪器、亚德诺、Actel、赛灵思、风河、英特尔以及研祥等全球主要元器件厂商的代表也和与会者分享了一些具体的便携式医疗电子解决方案。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